为什么上海人最喜欢日本?| 西洋参考
关于作者
姜建强 曾大学任教,研究哲学。20世纪90年代留学日本,后在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担任客员研究员,致力于日本哲学和文化的研究,积极书写、介绍日本及其文化,已出版有《另类日本史》《另类日本天皇史》《另类日本文化史》《大皇宫》《山樱花与岛国魂:日本人情绪省思》等。
据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的统计数字,2015年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是400万,比2014年增加了三分之二。而在所有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中,上海人占了40%。在2016年,仅上海总领事馆就签出了175万份签证。这也就是说,在去年637万赴日的中国游客中,就有175万是由上海领事馆签发出来的,占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上海人喜欢去日本旅游观光呢?
▲日本庆祝中国国庆节
▲每逢节假日,日本街头都挤满了中国游客
1
30年前上海人是去日本打工留学的探路者
这就令人想起30年前的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上海人告别家乡父老“巴拉巴拉”东渡。那个时候,上海人家几乎都有人员与日本沾上一点边。不是兄弟姐妹就是父母叔姨;不是亲属的亲属就是朋友的朋友。
▲日本东京夜景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上海人家还没有家庭电话,有电话来全靠里弄里的公用传呼电话。于是,在电话间担任传呼的老阿姨,傍晚时刻总是在老工房的大楼下面大声喊叫,302室东京长途,403室大阪长途。
而东渡到日本的上海人,一开始都是几个人挤在四帖半的小木屋,不等天明就外出,然后披着星月回到小木屋。打工上学,上学打工,赚到的钱就往家里寄。那个时候,上海人比较早地用上了索尼的随身听,比较早地用上了松下的录音机,比较早地用上了夏普的电视机,比较早地用上了日立的冰箱。
现在回首这段“巴拉巴拉”东渡史,它的意义是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大规模的留学潮,并且再次定格了上海人个体意识与宽容并存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并不意味着上海人忘记了历史忘记了侵略忘记了血泪,而是显现在历史记忆与现实发展之间如何保持一个有效的张力,既如何即是一个历史主义者又有一个现实主义者。这正如邓小平坐上日本的新干线,说这就是现代化一样。
笔者记得在10多年前,有一位日本朋友饶有兴趣的看一部录像片。但他不解地问我片名为什么叫《上海人在东京》而不叫《中国人在东京》?你们中国习惯地按照地域来划分群落的吗?笔者还记得以前经常在东京参加以北方朋友为主的聚会。在对酒聊天中,话题经常谈到上海人。他们说:在东京酒吧做陪酒女最多的是上海人,嫁给日本人最多的是上海人,黑下来拼命赚钱最多的是上海人,但是,在东京事业搞得最为成功的也是上海人。那个时候作为上海人,但如果北方人对你说上一句“你不像上海人”,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了。
2
上海人的精明在于两不误
在日本即赚到了钱又拿到了学位
今年正好是上海人“巴拉巴拉”东渡30年。
记得那时刚来日本的上海人,在东京为逃一张JR车票而不惜动足脑筋,使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那个高老头;上海人为一个免费塑料袋也不惜刮皮的做法,使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守财奴;上海人那种自我安慰,总是有理的秉性,使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阿Q。正是依据道德善恶,上海人在人性中夹杂着的某些庸俗、功利、油滑等负面的东西,竟成了内地人天然地对上海人憎恨,不满,戒备的当然理由。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充分展现了上海市民的精明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历史的看,凡是在商业最发达的地方,总是最先无情地撕破人与人之间那张温情脉脉的面纱,总是最先搅乱那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牟利,获取,赚钱,尽可能多地赚钱,而且不择手段。虽然,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但确实首先是商人,推动了人与社会朝世俗化方向发展。
这种世俗化与道德价值的冲撞与分离恰恰在上海人身上表现得尤其充分。一方面是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一方面是西装革履与大袍马褂擦肩碰臂,四方土语与英美语言交汇。正是在这种痛苦的分离与冲撞中,上海人最先懂得:除了实用之外,其他的价值都变得可有可无。而恰恰是这一管用的信条,养成了上海人的精明与智慧。因此,当内地人把赞叹的目光投向在经济上审美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上海的同时,也把精奇的目光他投向了上海人。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在道德上被视为“恶”的上海人是如何营造了一个面向世界开放的大都会。
上海人的实用理性与精明计算的心理品性,是否来自于徐光启《几何原本》上温存的余热?虽然不得而知,但是在日本留学,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要么是死读书拿到学位而没有赚到钱的留学生,要么是打工赚钱而没有拿到学位的留学生。而上海人的精明在于两不误:即赚到了钱又拿到了学位。这种统一,在上海人身上表现得近乎完美无缺。上海人知道自己是在提前享受人家的文明。80年代末的上海没有地铁,没有高档的百货店,没有超市,没有街亭的公用电话。到日本后,自己没花力气就享用了人家用几代人的心血创生的文明。因此总是怀有感恩之心。日本人的精细精神与匠心结成的品物,上海人喜欢。日本的有序和文明,上海人喜欢。
3
上海人喜欢东京,就像日本人喜欢上海一样
上海人到日本观光购物最多,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盲目的空谈反日和亲日都不是他们的首选。改善生活质量,为我所用才是正道。最先是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把小小的指甲钳都不放过,后来是电饭锅,马桶盖和保健品,现在是在美容店做美容,在各地寻找美术馆陶冶情趣。从这点看,上海人确实是世俗的,实惠的,精心过日子的,谨小慎微的。
上海人喜欢说“管侬啥事体”(管你什么事?),这是“私”的概念深入人心的表现。以前上海人邻里吵架,最多的就是发生在公用厨房间。王家的锅碗瓢盆占据了吴家的地盘,吴家的锅碗瓢盆占据了林家的地盘,于是争吵爆发。在“公”的空间,为自己的一块“私地”大打出手。这在北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之处,现在看来则是“私权”意识率先在上海人当中露出了端倪。
上海人的口头禅“拎勿清”就是对慢吞木讷,不会察言观色的一个爱理不理。以前上海人也穷。但再穷,上海人的父母总是教训小孩学好外语。学好外语,就能出国。能出国,就能养成国际品性做国际人。如果孩子毕业了,出息不大,上海人总是一声叹息,抚摸一下斑白的头发抽烟去了。在日本的中华料理中,最多的是东北料理店,最少的上海料理店。这是因为上海人明白开料理店,人很辛苦但赚头不大。上海人大多是闷声大发财,他们很少张扬自己的成功,很少炫耀自己的财富。这是因为他们深知枪打出头鸟的利害。
上海人喜欢东京,就像日本人喜欢上海一样。全世界在海外居住的日本人当属上海最多。上海像东京,到处显现出现代化的便利度。上海人像东京人,擅长“腹艺”与不添他人麻烦。夸张点说,在上海,你几乎可以做到一天不与他人说一句话而好好活着。非常适合宅男宅女生活。在网上,有人这样留言:上海大概是全中国,最为不管你干什么,没有人会特意来对你说三道四的城市。虽然上海的老阿姨们喜欢唠叨,但比起北方的大妈们要好得多。
▲上海
这样看来,并不是在贬低除上海人之外的其他地方群落的人,而是说上海人的个体意识和世界主义的天性,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磨练的结果,并经受了所有政治紧张的考验。这正如张爱玲在《到底是上海人》的文章里,说上海人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现在在日华人的总数大约在80万左右,其中上海人有10万之众。虽然比不上东北甚至也比不上福建的人数,但这10万上海人的总能量还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有着如张爱玲所说的“奇异的智慧”。
今年的十一长假也来临了。毫无疑问,又会有一批一批的上海人,带着他们的盘算,带着他们的经验,带着他们的审美,带着他们的喜悦,在日本的观光与购物中,显现他们的“奇异的智慧”。
长江大潮冲刷着上海文明。东方明珠还在日夜闪烁。无法想像的是没有上海文明的中国文明,又会是一幅如何的景象呢?显然,上海人成了一门“显学”,成了一个集合概念。
-End-
想去海外生活吗?请在后台留言 如 美国 查看相关文章和政策,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邮箱),会有专业的顾问和您联系
咨询邮箱:immigration@iwestbound.com
你可能还想看
▼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西洋参考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我们也诚挚欢迎您的投稿。
长按二维码,一键出国!
外邦科技
waibang@iwestbound.com